有散光,可戴Con?

近期文章

彙整

分類

由於眼睛的角膜或晶體表面的曲率不同,有機會產生散光問題(稱為規則散光、角膜散光或透鏡狀散光)。眼角膜或晶體的彎曲程度令眼睛縱向和橫向平面的屈光率有所不同,導致視力模糊,難以看清細節,有時甚至令縱向線條會出現傾斜。散光讓人看近或看遠都看不清楚,眼睛變得容易疲累,也有人因為有散光的關係使近視度數加深。這時候,就需要戴眼鏡或Con來矯正視力。

誠然散光度數愈深視野會愈見模糊,不過就算同屬相同散光度數,每人感覺都可以不一樣,沒有「超過某度數就需要矯正」這樣絕對定律。
眼睛收集到影像數據,會經由視神經傳到大腦,少量的散光造成輕微的模糊問題,大腦還能將影像結合不同資訊(如記憶、觸覺等)辨認清楚,就會自動修復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清晰影像。然而深度數散光的話,模糊範圍太大,大腦無法修復影像,自然就看不清楚。大腦面對模糊、沒成功對焦的影像,開始會使勁要求眼睛看得更清楚,久而久之令眼睛疲勞,這時就需要矯正。

傳統上,散光可以靠配戴框架眼鏡來矯正,所使用的是圓柱鏡片(只折射特定方向光線的鏡片),因此遠視散光利用凸圓柱鏡片,近視散光利用凹圓柱鏡片來矯正。然而,配戴框架眼鏡較難矯正不規則散光,因為角膜表面凹凸不平。此外,眼睛和框架眼鏡的鏡片有距離,稱為「頂點距離」,如「頂點距離」設定太短,睫毛可能會撞到鏡片,設定太遠,影像跟實物大小又會出現差距,因此會藉由調整框架上的鼻托來維持適當的距離,通常最佳頂點距離為12mm。

自從有了散光Con,尤其是日拋型的出現,散光人士又多一個更方便、更清晰的選擇。日拋型軟性散光Con,如同一般的隱形眼鏡會覆蓋住角膜,鏡片材質含有的水分透過角膜,能給予眼睛氧氣,是戴起來很舒服,而且因材質柔軟,不容易偏離眼球,做激烈運動時也很適合戴。當然,也不會有框架眼鏡鏡片和眼睛之間的「頂點距離」而造成的問。

如散光度數是-0.25、-0.50,屬於輕微散光,就沒必要配戴散光Con,因單光(純近視或遠視)隱形眼鏡一般可以矯正輕微的散光度數,一般不影響正常視野。鏡散光度數高於-0.75,就會建議選購散光Con,會比起單光Con有更清晰的視覺。

選購散光Con時要留意「鏡片穩定性」。普通近視Con可以在眼睛上自由轉動,而散光Con如不能停留在正確位置上,只消眨幾下眼就移位,就不能達到矯正視力的效果。所以要挑選「不會轉動、很穩定」的散光Con。

散光Con另一特別之處就是鏡片有上下之分,搞錯方向來配戴會令眼睛不適,出現異物感。幸好,現時有一些散光Con造到上下厚度不同,下面較厚重,戴上去眨眨眼,重力會幫忙移到正確位置,即是就算自己弄錯方向也會自動修正!